骨骼的生物標志物(或骨轉換標志物)是一類源于骨基質或骨細胞的代謝指標,對評估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,骨標患物不僅可以用來監控骨質疏松癥患者治療的時效性和療效,還可以用于預測骨折的風險。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(International Osteoporosls Foundation,IOF)已發表導則推薦使用骨標志物。
骨標志物 | 類型 | 臨床應用 | |
---|---|---|---|
PTH | 甲狀旁腺激素 | 與鈣利用相關 | 與維生素D結合反應鈣水平 |
β-crosslaps | 膠原纖維降解產物 | 骨重吸收標志物 | 抗重吸收治療監測、預測絕經后婦女的骨折風險 |
Osteocalcin | 骨鈣素 | 骨轉換標志物 | 抗重吸收治療監測 |
PTH在甲狀旁腺中形成后分泌進入血液循環。完整的PTH分子為一多肽鏈,含有84個氨基酸,分子量為9,500道爾頓。
PTH的N端片段具有生物學活性,半衰期只有幾分鐘。選擇性地測定PTH的其余片段可以直接反應甲狀旁腺的分泌活性。
PTH與維生素D及鈣一起,參與肌體內鈣的代謝及參與骨骼的鈣的磷酸化,通過小腸中對鈣的吸收以及腎臟的排泄,可以調節體內血鈣的濃度,穩定的血鈣水平是由PTH及鈣的相互作用來維系的。PTH的分泌受到高濃度血鈣的抑制及低濃度血鈣的刺激。
甲狀旁腺功能紊亂會導致PTH分泌失常,使血鈣濃度升高或降低,產生高鈣血癥及低鈣血癥。
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導致PTH分泌增加,應首先考慮甲狀旁腺腫瘤,其次鈣水平的降低可以導致其他病理過程(如VD的缺乏)。
大于90%的有機骨基質是由Ⅰ型膠原構成的,在骨骼中優先合成它調節骨骼中的基礎物質的合成及分解代謝。在正常的骨代謝過程中,成熟的Ⅰ型膠原降解成為小片段然后進入血液,并且通過腎臟排泄。
通過測定骨吸收的標志物,可以發現骨代謝的活性。在生理及病理上,提高骨的吸收率,Ⅰ型膠原降解增高,導致循環中的膠原降解片段水平增高。
尤其是升高的片段為C末端的氨基酸片段時。當骨齡增大時,α精氨酸轉化為β-精氨酸。這種同分異構化的多肽端對于骨骼中Ⅰ型膠原的降解具有特異性。
當這種同分異構化的多肽段在血液中增加時,說明骨骼吸收增加,當接受吸收抑制治療時,其水平恢復正常。
測定血清中的這種C末端的肽段有助于指示對骨質疏松癥進行抗吸收治療的有效性,并且在幾周之后就能檢測出這種改變。
骨鈣素是骨基質中最重要的非膠原蛋白,是骨特異性的,依賴于維生素K的鈣結合蛋白。它包含49個氨基酸,分子量約為5,800道爾頓。它包含至少3種ν-碳氧谷氨酸殘基。
在骨合成過程中,骨鈣素是由成骨細胞產生的。它的生成依靠于維生素K,并受到VD3的刺激。當從成骨細胞中釋放后,骨鈣素不僅被吸收進入骨基質,而且進入血流。同樣,血清中骨鈣素的水平與不同骨代謝紊亂中骨轉化相關。尤其是骨質疏松癥及一期及二期甲狀旁腺亢進癥時。骨鈣素是一種重要的骨轉化的標志物。同時,骨鈣素的測定對于指導抗吸收治療(骨質疏松癥或高鈣血癥時)具有重要意義。但是完整的骨鈣素(1-49氨基酸序列)和其N端片段(1-43)均在血中出現。由于42與43氨基酸之間易于斷裂,所以完整的骨鈣素不穩定,N端片段更穩定。
掃描此二維碼關注我們